生父摔死儿女案:女友教唆能否适用死刑?
2020年11月2日,重庆市两名幼儿从15楼坠亡,孩子生父张某跑下楼坐地撞墙痛哭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
发广大网友无比同情。但很快信息反转,这位父亲系杀害孩子的犯罪嫌疑人的消息令大众毛骨悚然,并引发全社会
对这一惨案的持续关注。
7月16日,两个孩子的生母陈女士通过网络发声表示,两个无辜的孩子成为前夫张某和其女友叶某某在一起的牺
牲品,无论如何都会为孩子讨回公道。7月26日的庭审自己会出席,希望法院能公正、公平判决此案。
从媒体报道来看,这起故意杀人案不仅生父张某是嫌疑人,太出人意外,而且案情还因为其女友叶某某系共谋者将
会受到何等处罚,还是公众的关注点。
案件的起因是嫌疑人张某婚内出轨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叶某某。因叶某某及其父母无法接受张某有孩子,两犯罪嫌疑
人于2020年2月离婚判决前后开始密谋杀害两个孩子,之后二人又通过微信、面谈等方式进行了多次密谋,且
叶某某还多次催促张某动手。张某遂于去年10月开始着手实施犯罪。前后三次把孩子接到家中欲实施杀害行为。
前两次分别因为前妻和孩子奶奶在现场跟着孩子而未能得逞,第三次,张某趁孩子奶奶外出期间,把两孩子抱住从
15楼扔下,女儿当场摔死,儿子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如果这样的案情经查证属实,张某亲手杀死了两幼儿的犯罪事实毋容置疑。且其杀人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如
此恶毒至极的罪行,完全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的规定,等待张某的
结果恐怕是死刑。
问题是,叶某某是否也可能判处极刑呢?
据报道,叶某某多次表示自己无法接受张某有孩子的事实,并多次催促张某杀害孩子。如果能够证明正是叶某某起
意杀人,并在当天催促张某下手,那二人就形成了共同杀人的共犯关系,张某是实行犯,叶某某则是教唆犯。
由于我国《刑法》还规定了死缓制度,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
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没有亲自杀人的教唆犯是不是可以判处死缓,还要取决于教唆犯理当承担的责任。
对于教唆犯,《刑法》的规定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实际上教唆犯是犯意的发起者,
没有教唆,犯罪(结果)就不会发生。所以,教唆犯一般都会当做主犯处罚,除非是教唆次要的或者不确定的行为
,或者被教唆者没有完成教唆的犯罪等。
此次作为教唆犯的叶某某在极刑面前是不是可以饶恕,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犯罪起意,即是否杀害孩子的预谋确
由叶某某一人提出,且叶某某一直主张要杀害孩子;二是犯罪决意,即张某几次着手实施杀人行为,是否都是叶某
某及时催促,特别是最后一次是不是叶某某催促张某实施的。
结合其他报道所称,叶某某2020年6月与张某分手就是在多次催促张某实施犯罪无果后发生的。而在9月张某
主动联系和好后,两人继续共谋杀人。果真如此,叶某某系教唆、共谋、多次催促张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这对其
最后的量刑都是十分不利的。
没有人能想到一个亲生父亲会狠心杀死自己的孩子,而犯罪动机竟然是因为新女友在孩子已判给母亲抚养的情况下
,还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存在。无论是精神狂徒,还是心理变态都不是杀人的借口,更不是避免死刑的理由。
实践反复证明,在历来的谋杀案件中,熟人犯罪的比例要高于陌生人,这里的熟人包括亲戚朋友甚至是家人。尤其
是在离婚家庭中,矛盾激化时更要注意防范悲剧的衍生,尤其是预防无辜的孩子被害。
澎湃特约评论员金泽刚
发广大网友无比同情。但很快信息反转,这位父亲系杀害孩子的犯罪嫌疑人的消息令大众毛骨悚然,并引发全社会
对这一惨案的持续关注。
7月16日,两个孩子的生母陈女士通过网络发声表示,两个无辜的孩子成为前夫张某和其女友叶某某在一起的牺
牲品,无论如何都会为孩子讨回公道。7月26日的庭审自己会出席,希望法院能公正、公平判决此案。
从媒体报道来看,这起故意杀人案不仅生父张某是嫌疑人,太出人意外,而且案情还因为其女友叶某某系共谋者将
会受到何等处罚,还是公众的关注点。
案件的起因是嫌疑人张某婚内出轨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叶某某。因叶某某及其父母无法接受张某有孩子,两犯罪嫌疑
人于2020年2月离婚判决前后开始密谋杀害两个孩子,之后二人又通过微信、面谈等方式进行了多次密谋,且
叶某某还多次催促张某动手。张某遂于去年10月开始着手实施犯罪。前后三次把孩子接到家中欲实施杀害行为。
前两次分别因为前妻和孩子奶奶在现场跟着孩子而未能得逞,第三次,张某趁孩子奶奶外出期间,把两孩子抱住从
15楼扔下,女儿当场摔死,儿子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如果这样的案情经查证属实,张某亲手杀死了两幼儿的犯罪事实毋容置疑。且其杀人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如
此恶毒至极的罪行,完全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的规定,等待张某的
结果恐怕是死刑。
问题是,叶某某是否也可能判处极刑呢?
据报道,叶某某多次表示自己无法接受张某有孩子的事实,并多次催促张某杀害孩子。如果能够证明正是叶某某起
意杀人,并在当天催促张某下手,那二人就形成了共同杀人的共犯关系,张某是实行犯,叶某某则是教唆犯。
由于我国《刑法》还规定了死缓制度,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
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没有亲自杀人的教唆犯是不是可以判处死缓,还要取决于教唆犯理当承担的责任。
对于教唆犯,《刑法》的规定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实际上教唆犯是犯意的发起者,
没有教唆,犯罪(结果)就不会发生。所以,教唆犯一般都会当做主犯处罚,除非是教唆次要的或者不确定的行为
,或者被教唆者没有完成教唆的犯罪等。
此次作为教唆犯的叶某某在极刑面前是不是可以饶恕,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犯罪起意,即是否杀害孩子的预谋确
由叶某某一人提出,且叶某某一直主张要杀害孩子;二是犯罪决意,即张某几次着手实施杀人行为,是否都是叶某
某及时催促,特别是最后一次是不是叶某某催促张某实施的。
结合其他报道所称,叶某某2020年6月与张某分手就是在多次催促张某实施犯罪无果后发生的。而在9月张某
主动联系和好后,两人继续共谋杀人。果真如此,叶某某系教唆、共谋、多次催促张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这对其
最后的量刑都是十分不利的。
没有人能想到一个亲生父亲会狠心杀死自己的孩子,而犯罪动机竟然是因为新女友在孩子已判给母亲抚养的情况下
,还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存在。无论是精神狂徒,还是心理变态都不是杀人的借口,更不是避免死刑的理由。
实践反复证明,在历来的谋杀案件中,熟人犯罪的比例要高于陌生人,这里的熟人包括亲戚朋友甚至是家人。尤其
是在离婚家庭中,矛盾激化时更要注意防范悲剧的衍生,尤其是预防无辜的孩子被害。
澎湃特约评论员金泽刚
Last one:葛底斯堡演讲
Next one:重生之都市仙尊第1789章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 1
游客14458602...
07-20 10:3883 WPM
- 2
游客15210183...
07-20 10:2664 WPM
- 3
游客14628932...
07-20 14:2042 WPM
- 4
游客15260200...
07-20 10:588 WPM
用户更多文章推荐
-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2021-11-03
- 脸书进军“元宇宙”,冒险豪赌还是投资...2021-11-02
-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10-14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2021-09-28
- 佛媛不是佛缘,杜绝歪风邪气2021-09-29
- 《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2021-09-23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2021-09-15
-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2021-09-11
- 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2021-08-31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2021-08-30
- 行拘车厢内互殴女子,对不文明行为就该...2021-08-26
- 劳务合同纠纷其他执行裁定书2021-08-09
- 咖啡店从业经验2021-07-24
- 特大暴雨面前,别拿“海绵城市”说事儿...2021-07-2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2021-07-20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法律监...2021-07-20
- 别让频频自燃的电动自行车吞噬公共安全2021-07-19
- 吴亦凡的事要查,用法律决战才能终结吃...2021-07-19
- 减肥“神药”有毒,别心存侥幸2021-07-19
- 追网红食品的你,到底在追什么?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