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小说(作者:跳天舞地)

Contributor:婧鑫 Type:简体中文 Date time:2021-06-03 17:34:00 Favorite:16 Score:-1
返回上页 Report
请选择举报理由:




Collection Modify the typo
在一本以虚构为主要特征的小说中,人物当然也是虚构的。那些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人物,
比如林黛玉、薛宝钗,只是曹雪芹笔下虚构出来的人物。我们可以说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
是曹雪芹生活中的某某和某某,但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却并不等同于她们的原型。
她们永远只是生活在《红楼梦》中的人物,离开了《红楼梦》,她们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大概就是小说家特有的权力吧??小说家有权从他的生活中采撷众多活生生的原型,
以塑造他小说中的人物,而不被追究捏造和诬陷的责任。如果明确了这一点,
我想就没有必要在小说的前面加上“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之类的告示了。
这个看似蛮横无理的权力,是小说这个艺术形式本身所赋予小说家的。
因为小说的真正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或者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事物。
而要使人物“活”起来,对人物的动作、内心活动、对话(包括独白)和与别的人物之间的
关系的刻画,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概有经验的小说家都能够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
小说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刻画人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小说家去刻画这种
类型的人物,而不是那种类型?他想通过这些虚构的人物表达什么样的对生活的看法?这些,
是由小说家本人的志趣、爱好和他的思想、艺术观等等决定的。有多少种小说家,就有多少种人物。
有多少种小说家,就会有多少种人物的命运。对不同人物的处理、以及对同一种人物不同命运的处理,
就是判别小说家优秀与否的关键之处在今天这个强调技术化的时代,以我所看到的大多数小说家而言,
他们也许更多的是关注小说的叙述方式,而不是小说中的人物刻画。这与20世纪的小说风尚有关系,
小说观念的不断革新大大地破坏了小说家对于塑造完满人物形象的雅兴。在人们大谈福克纳和
乔伊斯的“意识流”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去关心一下他们曾经塑造过的昆丁、布卢姆等等小说人物?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Certification article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