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

System article Type:简体中文 Date time:2010-07-01 00:00:00
返回上页 Report
请选择举报理由:




Collection Modify the typo
公元6到9世纪,在今侗族居住地的专管少数民族的州对所辖地区称“峒”或“溪洞”。
这是管理少数民族的行政单位,并加以编号。现在该地区的一些村寨仍叫“洞”。
此名慢慢变成对他们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截止1990年侗族人口总数为251.401
万人。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
(“百越”中的一支)。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分向东移动到贵州、
湖南一带;另一部分移至广西定居下来。12-13世纪,江南一些汉族人因战乱而迁到侗族地区;
14世纪,从江西迁移来大批的汉族农民;14世纪末,又在侗族地区屯军,军人多为江西籍的汉族人。
以上这些移民和屯军,以后有大部分融合到侗族中。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方言区,但差异不大。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
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侗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
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
各寨都建有“萨母祠”或神坛供奉她。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
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侗族大歌、芦笛舞、侗戏、
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侗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青年交往自由,
女青年以来访的男青年多为荣。男青年去时,每人都手提一个灯笼,晚上谁家的灯笼挂的多,
说明谁家的女儿出众,其父母也很得意。过节时,男女青年唱对歌表示爱情。
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劣谔衣,包大头巾;妇女穿大襟无领上衣,穿百褶裙,束腰带和绑腿,
包头帕,留长辫。以大米为主食,山区多吃糯米。好饮酒,嗜好酸辣味。打油茶、鱼生、
腌鱼为自食和待客的上等佳肴。多数地区的侗族过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
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
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老人去世,男子须剃发。无论男女,均要汲水沐尸,
而后装束打扮,含口银,忌铜铁附身。丧期孝事忌荤吃素,实行土葬。经济方面主要从事农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一些林业,所产杉木非常有名。民间工艺较为发达,
鼓楼和风雨桥是独具民族风格的建筑物。新中国成立后,与苗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州,
单独建立了3个自治县,与苗、瑶、壮族联合建立1个各族自治县。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