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哲人: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青年:现在,我关心的紧迫话题依然是教育。那就以教育为中心来揭穿阿德勒的自相矛盾吧。
因为阿德勒思想在根本上与一切“教育”都有矛盾之处。
哲人:听起来倒有些意思。
青年:阿德勒心理学中有“课题分离”这种观点吧?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根据“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划分为
“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来考虑。比如,假设我被上司讨厌,当然,心情肯定不好,
一般情况下一定会想方设法获得上司的好感和认可。
但是,阿德勒认为这样做不对。他人(上司)如何评价我的言行以及我这个人,这是上司的课题(他人的课题),
我根本无法掌控。即使我再努力,上司也许依然讨厌我。
因此,阿德勒说:“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
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这是一个会带给初次接触阿德勒心理学的人极大冲击的概念。
哲人:是的。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将会减少很多。
青年:而且,先生也曾说过下面的话。到底是谁的课题,辨别方法其实很简单,
也就是只需要考虑一下“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承担”。我没说错吧?
哲人:没错。
青年:那时先生举出的事例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孩子不学习。担心其将来的父母会加以训斥并强迫其学习。但是,
这种事例中,“孩子不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总之就是考不上理想学校或者难以找到工作之类的事情——的承担
者是谁呢?无疑是孩子自己,而绝对不是父母。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应该干涉。
这样理解没有问题吧?
哲人:是的。
青年: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可以干涉孩子的课题。倘若如此,
“教育”又是什么呢?我们教育者又是什么样的职业呢?可以这么说,若是按照先生的理论,
我们这些强迫学生学习的教育者简直就是粗暴干涉孩子课题的不法侵入者!哈哈,怎么样?您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哲人:的确。这是谈论教育者与阿德勒的时候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学习的确是孩子的课题。即使父母也不可以妄加干涉。假若我们片面地去理解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那么,
所有的教育都将是对他人课题的干涉,是应该被否定的行为。但是,在阿德勒时代,
没有比他更热心教育的心理学家。对阿德勒来说,教育不仅是中心课题之一,更是最大的希望。
青年:哦,具体讲呢?
哲人:例如,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并不被认为是“治疗”,而被看成是“再教育”的机会。
青年:再教育?
哲人:是的。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孩子的教育,其本质都一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青年:哈哈,这一点我还真不知道。难道我还成了心理咨询师了?!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这是很重要的点。让我给你慢慢道来。首先,在你看来,家庭或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
青年:……这可一言难尽。通过学问钻研知识、培养社会性、成长为富有正义感、身心健康的人……
哲人: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请您站在更广阔的角度想一想。我们通过实施教育想要孩子变成什么呢?
青年:……希望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吗?
哲人:是的,教育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自立”。
青年:自立……哦,也可以这么说吧。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都有极力逃脱无力状态不断追求进步的需求,也就是“优越性追求”。
蹒跚学步的婴儿渐渐可以独立行走,掌握语言与周围人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是说,人都追求自由,
追求脱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需求。
青年:您是说促进其自立的是教育?
哲人:是的。而且,并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孩子们在取得社会性“自立”的时候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事情。
你所说的社会性、正义以及知识等也在其列。当然,关于一些不懂的事情,那些懂得的人必须进行传授。
周围的人必须进行帮助。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
青年:哈,听起来仅仅是换了种说法而已啊!
哲人:例如,假如一个人连交通规则和红绿灯的意思都不懂就被放到社会上去会怎样呢?或者是一个根本不会开车
的人能让其开车吗?当然,这里都有应该记住的规则和应该掌握的技术。这是性命攸关的问题,
而且也是关系到他人性命安全的问题。反过来说,假如地球上根本没有他人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话,
那就没有应该知道的事情,也不需要教育了。那样的世界不需要“知识”。
青年:您是说因为有他人和社会存在,才有应该学习的“知识”?
哲人:正是如此。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指学问,还包括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也就是,
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我”,认识“你”,
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状态。阿德勒把这种知识叫作“人格知识”。
青年:人格知识?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哲人:或许吧。这种人格知识无法从书本上获得,只能从与他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实践中学习。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有众多人围绕的学校比家庭更具教育价值。
青年:您是说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人格知识”?
哲人:是的。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来访者“自立”,
共同思考自立所需要的“人格知识”……对了,你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目标吗?行为方面的
目标和心理方面的目标。
青年:是的,当然记得。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总之,您是说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即使在教育现场,这四点也非常重要吧?
哲人:而且,即使对于我们这些莫名感到生活艰辛的成年人也是一样。因为也有很多成年人无法达到这些目标,
为社会生活所苦恼。
假如抛开“自立”这一目标,教育、心理咨询或者是工作指导都会立即变成一种强迫行为。
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教育是沦为强制性的“干涉”,
还是止于促其自立的“帮助”?这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咨询师以及指导者的态度。
青年:的确如此。我明白也赞成这种远大的理想。但是,先生,同样的方法已经骗不了我了!和先生谈话,
最后总是归于抽象的理想论,总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让人“自以为明白了”。
但是,现实问题并不抽象而是非常具体的。不要一味空谈,请您讲一些实实在在的理论。具体说来,
教育者应该踏出怎样的一步?关于这最重要的具体的一步,您一直在含糊其辞。您的话太空了,
总是关注一些远处的风景,却根本不看脚下的泥泞。
三年前的青年对于哲人口中所说的阿德勒思想满是惊讶、怀疑和感情排斥。但这次却有所不同。
青年对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已经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经验也更加丰富。从实际经验的意义上来讲,
甚至可以说青年学到的东西更多。这一次,青年的计划很明确。那就是:不要听抽象化、理论式、理想性的话,
一定要听具体化、实践式、现实性的话。因为,他知道阿德勒的弱点也正在这里。
青年:现在,我关心的紧迫话题依然是教育。那就以教育为中心来揭穿阿德勒的自相矛盾吧。
因为阿德勒思想在根本上与一切“教育”都有矛盾之处。
哲人:听起来倒有些意思。
青年:阿德勒心理学中有“课题分离”这种观点吧?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根据“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划分为
“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来考虑。比如,假设我被上司讨厌,当然,心情肯定不好,
一般情况下一定会想方设法获得上司的好感和认可。
但是,阿德勒认为这样做不对。他人(上司)如何评价我的言行以及我这个人,这是上司的课题(他人的课题),
我根本无法掌控。即使我再努力,上司也许依然讨厌我。
因此,阿德勒说:“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
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这是一个会带给初次接触阿德勒心理学的人极大冲击的概念。
哲人:是的。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将会减少很多。
青年:而且,先生也曾说过下面的话。到底是谁的课题,辨别方法其实很简单,
也就是只需要考虑一下“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承担”。我没说错吧?
哲人:没错。
青年:那时先生举出的事例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孩子不学习。担心其将来的父母会加以训斥并强迫其学习。但是,
这种事例中,“孩子不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总之就是考不上理想学校或者难以找到工作之类的事情——的承担
者是谁呢?无疑是孩子自己,而绝对不是父母。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应该干涉。
这样理解没有问题吧?
哲人:是的。
青年: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可以干涉孩子的课题。倘若如此,
“教育”又是什么呢?我们教育者又是什么样的职业呢?可以这么说,若是按照先生的理论,
我们这些强迫学生学习的教育者简直就是粗暴干涉孩子课题的不法侵入者!哈哈,怎么样?您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哲人:的确。这是谈论教育者与阿德勒的时候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学习的确是孩子的课题。即使父母也不可以妄加干涉。假若我们片面地去理解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那么,
所有的教育都将是对他人课题的干涉,是应该被否定的行为。但是,在阿德勒时代,
没有比他更热心教育的心理学家。对阿德勒来说,教育不仅是中心课题之一,更是最大的希望。
青年:哦,具体讲呢?
哲人:例如,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并不被认为是“治疗”,而被看成是“再教育”的机会。
青年:再教育?
哲人:是的。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孩子的教育,其本质都一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青年:哈哈,这一点我还真不知道。难道我还成了心理咨询师了?!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这是很重要的点。让我给你慢慢道来。首先,在你看来,家庭或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
青年:……这可一言难尽。通过学问钻研知识、培养社会性、成长为富有正义感、身心健康的人……
哲人: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请您站在更广阔的角度想一想。我们通过实施教育想要孩子变成什么呢?
青年:……希望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吗?
哲人:是的,教育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自立”。
青年:自立……哦,也可以这么说吧。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都有极力逃脱无力状态不断追求进步的需求,也就是“优越性追求”。
蹒跚学步的婴儿渐渐可以独立行走,掌握语言与周围人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是说,人都追求自由,
追求脱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需求。
青年:您是说促进其自立的是教育?
哲人:是的。而且,并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孩子们在取得社会性“自立”的时候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事情。
你所说的社会性、正义以及知识等也在其列。当然,关于一些不懂的事情,那些懂得的人必须进行传授。
周围的人必须进行帮助。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
青年:哈,听起来仅仅是换了种说法而已啊!
哲人:例如,假如一个人连交通规则和红绿灯的意思都不懂就被放到社会上去会怎样呢?或者是一个根本不会开车
的人能让其开车吗?当然,这里都有应该记住的规则和应该掌握的技术。这是性命攸关的问题,
而且也是关系到他人性命安全的问题。反过来说,假如地球上根本没有他人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话,
那就没有应该知道的事情,也不需要教育了。那样的世界不需要“知识”。
青年:您是说因为有他人和社会存在,才有应该学习的“知识”?
哲人:正是如此。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指学问,还包括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也就是,
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我”,认识“你”,
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状态。阿德勒把这种知识叫作“人格知识”。
青年:人格知识?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哲人:或许吧。这种人格知识无法从书本上获得,只能从与他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实践中学习。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有众多人围绕的学校比家庭更具教育价值。
青年:您是说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人格知识”?
哲人:是的。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来访者“自立”,
共同思考自立所需要的“人格知识”……对了,你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目标吗?行为方面的
目标和心理方面的目标。
青年:是的,当然记得。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总之,您是说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即使在教育现场,这四点也非常重要吧?
哲人:而且,即使对于我们这些莫名感到生活艰辛的成年人也是一样。因为也有很多成年人无法达到这些目标,
为社会生活所苦恼。
假如抛开“自立”这一目标,教育、心理咨询或者是工作指导都会立即变成一种强迫行为。
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教育是沦为强制性的“干涉”,
还是止于促其自立的“帮助”?这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咨询师以及指导者的态度。
青年:的确如此。我明白也赞成这种远大的理想。但是,先生,同样的方法已经骗不了我了!和先生谈话,
最后总是归于抽象的理想论,总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让人“自以为明白了”。
但是,现实问题并不抽象而是非常具体的。不要一味空谈,请您讲一些实实在在的理论。具体说来,
教育者应该踏出怎样的一步?关于这最重要的具体的一步,您一直在含糊其辞。您的话太空了,
总是关注一些远处的风景,却根本不看脚下的泥泞。
三年前的青年对于哲人口中所说的阿德勒思想满是惊讶、怀疑和感情排斥。但这次却有所不同。
青年对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已经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经验也更加丰富。从实际经验的意义上来讲,
甚至可以说青年学到的东西更多。这一次,青年的计划很明确。那就是:不要听抽象化、理论式、理想性的话,
一定要听具体化、实践式、现实性的话。因为,他知道阿德勒的弱点也正在这里。
Next one:我们都一样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