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Contributor:Laurel111 Type:简体中文 Date time:2018-07-23 21:23:07 Favorite:26 Score:0.5
返回上页 Report
请选择举报理由:




Collection Modify the typo
第5章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应该说明,中华文化选择中庸,倒不是仅仅为了选择者本身的安全和长寿,
而是有更广泛的关照。它会把那些站在悬崖边上的好汉拉回来,顺便也挽
救了大量追随者。正因为此,孔子把中庸说成是最高道德。他说:“中庸之
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中庸的话题,也会遇到一种最常见的疑问。例如那年我在哈佛大学演讲中
国文化精神,就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当场提问:“中庸避免了极端,寻找了
可行,选择了安全,会不会阻碍了突破、创新和挑战,降低了文明的高度?”
我回答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以登山来破解。中庸并不反对登高
,只是在珠穆朗玛峰的险峻山道上,希望你尽量走到中间,把脚踏稳,而不
要为了摄影,在悬崖边上摆弄姿态。当然,在登山前如果身体不太适应,中
庸的原则也会建议你选择另一项运动。因此,中庸不是退缩,不是窝囊,也
不是无为,而是希望你在人生的攀缘中寻找最好的山道。
处于当代,世界上极端主义越演越烈。不少西方政客为了对付它们,采用的也
往往是另一种极端主义即单边主义。结果,总是极端对极端,无休无止。在这
种情况下,中华文化实行中庸、拒绝极端的千年本色,再度被唤醒。凭着这种
千年本色,能不能说服极端主义?我信心不大,有信心的只有一项:中华文化
的寿命,凭着越来越稀罕的中庸,还会长久延续。
中华文化长寿的第八因:特殊门径。
以上种种长寿的原因,都很重要,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必须落实在一个具体项
目的操作上。这个具体项目,必须汇集各种导致长寿的原因,而且自己也颇为长
寿,有时间陪着中华文化走过千年长途。
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呢?
终于知道了,这个项目,就是科举制度。
正是科举制度,使中华文化的长寿有了最实在的操作性保
障。因此,这是通向长寿的一个特殊门径。
对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我曾写过长文《十万进士》,那就
不在这里重复了。我今天只想让大家发出一种惊叹:这是谁想出
来的好点子呀,在那么宏大的文化生命工程中,居然发挥得如此齐备,又如此神奇?
齐备到什么程度?神奇到什么程度?且听我略举几端。
其一,其他重要文明的溃灭,首先溃灭于社会乱局。因此,即使
仅仅为了文化,也要选取足够的社会管理人才。科举制度,便由
此而生。选拔的是各级社会管理人才,却保全了文化的土壤。
其二,其他重大文明也曾在一代雄主的带领下建立过良好的管理系
统,但是由于地域大,方位多,各地的管理者容易自立格局,自选
下属,时间一长,便产生近似“分封”的裂隙。而科举制度,则全
国统一。以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机构完成统一的选拔,这就以文化
的方式,堵塞了分裂的可能,反过来又保护了文化。
其三,其他重大文明在建立管理系统之后却没有建立逐代选拔机制。
几代之后,全都出现了管理人才的短缺,文明天地的荒芜。科举制度
保证每隔三年提供大量管理人才,源源不断。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有序延续、有效延续的重要原因。
其四,源源不断的管理人才必须依靠丰沛的备考、应试资源。科举制
对此创造了一个千年实践:在中国,不分地域,不分门庭,不分职业
,不分贫富,只要是男性,都有资格参加选拔。在唐代,连外国人也能
应试。这种全民动员,极大地强化了文化的整体生命力和号召力。
第五,社会上最容易产生焦躁动荡的群体,就是青年男子。科举制度让全
国这一群体的很大部分,都成了极为用功的备考人员、应试人员,而且很多
人屡败屡考,终身应试。这就让社会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安全在文化气氛中。
第六,如此规模的考试,所出试题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个国家的文
化选择。科举考试越到后来越明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范围。这一来
,全国千千万万青年男子,也就为了做官而日夜诵读儒家经典,诵读到滚
瓜烂熟,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他们的初衷,只为个人前途,但结果是
,那些儒家经典受到无数年轻生命的接力负载,变得生气勃勃。这可谓,经
典滋养生命,生命滋养经典。后一种滋养,更是让经典永显青春血色,举世无双。
第七,这么多由诵读经典而终于为官的书生,有没有能力参加社会管理?
正巧,他们为了应试而天天诵读的,不是旷世玄学,不是古奥经文,不是隐士
秘籍,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拿着这些大道理去做县
令、太守,大致属于“专业对口”。于是,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相得益彰。
第八,科举考试并不看重天才勃发、奇思妙想,而总是安排刻板的格式,后来
甚至限定了“八股”模式。这会让李白这样的稀世天才难以进入。但是,由于科
举考试的目的只是为了选拔官员,而不是诗人,因此这样的安排并无大错。官员将
来要做什么?在多数情况下,也就是在刻板的格式中规矩行事,有所创新也不失
前后左右的基本关系。那么,科举考试就是对行政模式的预示。李白不适合从事
管理,因此不能以他的缺席来非难科举。科举如果随兴而不刻板,那就长
不了,结果也就无法辅佐中华文化走长路。
第九,科举考试总体上公平严格,却也会有一些作弊、造假,史称“科场案
”。由于这种案件直击吏治命脉和文化命脉,每次都酷刑严罚,引起社会广泛
关注。民众由此明白:为官的入场券只是文化,不能夹杂其他关系;而这
种文化入场券却很难获得,因此要作弊、造假;但是,文化上的作弊、造假
,必然会付出生命代价。——这种系统认知,极大地提升了文化对于官场伦
理的奠基性价值,这在其他文明中看不到。
……
仅此九端,已经足以说明科举制度的齐备和神奇了吧?已经足以说明它对
中华文化的长寿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吧?
确实,我环视全世界,没有发现还有哪一种体制,能像科举制度那样发挥
如此全面、有效、长续的文化守护功能。不必怀疑,它是中华文化长寿的归结之因。
但是,由于一些科举考试失败的文人写了不少批判作品行世,它的名声渐渐受
污。在考试内容上,后来它确实也跟不上自然科学和国际政治的迅猛发展,
成了一个备受攻击的对象。似乎,中国的落后,全是因为它。
一九〇五年,经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上奏,慈禧太后批准,科举制度在存世
一千三百年之后彻底废止。废止之时,异议不多,但在废止之后,
渐渐出现了不少反思的声音。有的声音中,还包含着深深的后悔。
梁启超说:
夫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
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消灭;自此法行,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
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
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管制与官规》(1910年)
孙中山说:
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
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
《五权宪法讲演录》(1921年)
钱穆说:
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
陷,而我们却对有过一千年以上根柢的考试制度,一口气吐弃
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可诧怪的事。
清末人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
,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
,指不胜屈。不可不说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铸成大错。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5年)
这些人都不是保守派、复古派,却都在叹息,科举考试的废止太草率了
。钱穆先生明确认为这个制度足以弥补西方政党选举的偏陷;梁启
超先生甚至还在呼吁恢复这个制度。这个问题,已经大到触及政体
,这儿无法细论了。但我相信,读者已经从我的简要讲述中明白
,中华文化确实曾经拥有一个极为称职的好帮手。好帮手走了,
但文化的肌体却留下了。这种肌体,看上去有点儿慌乱,但身子骨依然健硕。
真该谢谢那个不知去了哪里的好帮手。

我总算把中华文化长寿的原因粗粗梳理了一遍。这中间一定有很
多缺漏,而且,在讲述正面效应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分析随之带来
的负面效应。这种悖论,这种两难,正是学术思考的斧钺,我在《
中国文脉》、《文化之痛》等书籍中已经有过探索,相信会有很多年轻学者继续挖掘下去。
即使暂时省略了负面,那么,中华文化以往的正面业绩也
无法让我们扬扬自得。相反,倒是成了检验今天一切作为的最
严苛标准。或者说,伟大的昨天向今天发出了伟大的指令。因
此,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中国的昨天,以及它的世界意义。
我说过,由于近两百年文化之外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生命优势被
掩盖了,甚至被曲解成了劣势。为此,我不能不一次次地呼唤国
际的学术良知,请他们重新读一读世界史,尤其是世界史中的中华文化史。
我这么说,并不是出于民族主义的诉求。几年前我在北京大学讲授
中国文化史,曾经严肃质疑目前有些人在“国学”名义下“以
国家主义实行排他主义”的倾向。这种质疑,大家可以从我
的《北大授课》一书中读到。但是,我们今天遇到的,却是一个世界课题,只不过正好与中国的昨天有关。
无论如何,回到我们讲述的原点,明确肯定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
唯一不中断地延续到今天的文化奇迹,是必须做的。
即使我不是中国人,也不会放弃这个“必须”。
接下来的“必须”,就是我目前着手在做的事情了:研究中华文化成为唯一奇迹的原因。
这项研究应该成为一项国际工程。如果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有了像样的成果,那就必须成为世界课本。
世界课本?是不是口气太大了一点儿?
我的回答是:不大。
请看世界上有多少发明、创造、突破进入了各国科教书而成
了全人类的常识,又有多少战争、灾难、自救进入了各国教
科书而成了全人类的常识,那么,明明活生生地存在着唯一长
寿的文化奇迹,而且是包含着无数发明、创造、突破、战争、灾难、自救的文化奇迹,为什么都熟视无睹?
最善良的理由只有一个:研究还刚刚开始。
值得高兴的是,熟视无睹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便在遥远的地方,兴趣的目光也开始向中华文化集中。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下午,我应邀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发表演
讲,讲题就是“中国文化的特殊生命力”。我还没有开口,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像往常一样,这天联合国大厦在召开很多会议;也像往常一样,很多会
议大厅里听的人很少,即使来了几个国家元首也依然冷冷清清。但是
,在我的演讲厅里,却人头济济,人满为患,晚来的听众只能站在过道
上听。我当然知道,这不是因为我的名字,而是因为我的讲题。
更有趣的是,那天的联合国总部网站,把我的演讲列为第一新闻。世界
上正发生着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各国政要正飞来飞去忙着处理,
那都是最重大的国际新闻,怎么会被一场文化演讲压住了?
原因只在于,讲的是中华文化,是大家都不太知道却又很想知道的中华文化。
那么多人,听得那么专注,那么安静,那么迫切。他们带有很多疑问,等待着解答。
时至今日,我们的中华文化已经逃不过关注、跟踪、等待、追问了。
逃不过就不逃。我,守在这里。
我相信会有更好的解答,很多超越我的解答。
那就不要着急。
一代代解答,一代代倾听。过后,又要有新的解答,新的倾听。
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主要内容取自2013年10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演讲;2015年
4月整理修改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中华读本》七卷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第5章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4)
应该说明,中华文化选择中庸,倒不是仅仅为了选择者本身的安全
和长寿,而是有更广泛的关照。它会把那些站在悬崖边上的好汉拉
回来,顺便也挽救了大量追随者。正因为此,孔子把中庸说成是最
高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中庸的话题,也会遇到一种最常见的疑问。例如那年我在哈佛大学
演讲中国文化精神,就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当场提问:“中庸避免了
极端,寻找了可行,选择了安全,会不会阻碍了突破、创新和挑战,降低了文明的高度?”
我回答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以登山来破解。中庸并不反对
登高,只是在珠穆朗玛峰的险峻山道上,希望你尽量走到中间,把脚
踏稳,而不要为了摄影,在悬崖边上摆弄姿态。当然,在登山前如果身
体不太适应,中庸的原则也会建议你选择另一项运动。因此,中庸不
是退缩,不是窝囊,也不是无为,而是希望你在人生的攀缘中寻找最好的山道。
处于当代,世界上极端主义越演越烈。不少西方政客为了对付它们,
采用的也往往是另一种极端主义即单边主义。结果,总是极端对极端
,无休无止。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文化实行中庸、拒绝极端的千年本
色,再度被唤醒。凭着这种千年本色,能不能说服极端主义?我信心
不大,有信心的只有一项:中华文化的寿命,凭着越来越稀罕的中庸,还会长久延续。
中华文化长寿的第八因:特殊门径。
以上种种长寿的原因,都很重要,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必须落实在一
个具体项目的操作上。这个具体项目,必须汇集各种导致长寿的原因
,而且自己也颇为长寿,有时间陪着中华文化走过千年长途。
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呢?
终于知道了,这个项目,就是科举制度。
正是科举制度,使中华文化的长寿有了最实在的操作性保障。因此,这是通向长寿的一个特殊门径。
对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我曾写过长文《十万进士》,那就不在这
里重复了。我今天只想让大家发出一种惊叹:这是谁想出来的好点
子呀,在那么宏大的文化生命工程中,居然发挥得如此齐备,又如此神奇?
齐备到什么程度?神奇到什么程度?且听我略举几端。
其一,其他重要文明的溃灭,首先溃灭于社会乱局。因此,即使仅
仅为了文化,也要选取足够的社会管理人才。科举制度,便由此而
生。选拔的是各级社会管理人才,却保全了文化的土壤。
其二,其他重大文明也曾在一代雄主的带领下建立过良好的管理系统
,但是由于地域大,方位多,各地的管理者容易自立格局,自选下属
,时间一长,便产生近似“分封”的裂隙。而科举制度,则全国统
一。以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机构完成统一的选拔,这就以文化的方式,堵塞了分裂的可能,反过来又保护了文化。
其三,其他重大文明在建立管理系统之后却没有建立逐代选拔机制
。几代之后,全都出现了管理人才的短缺,文明天地的荒芜。科举
制度保证每隔三年提供大量管理人才,源源不断。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有序延续、有效延续的重要原因。
其四,源源不断的管理人才必须依靠丰沛的备考、应试资源。科举制
对此创造了一个千年实践:在中国,不分地域,不分门庭,不分职业
,不分贫富,只要是男性,都有资格参加选拔。在唐代,连外国人也
能应试。这种全民动员,极大地强化了文化的整体生命力和号召力。
第五,社会上最容易产生焦躁动荡的群体,就是青年男子。科举制度
让全国这一群体的很大部分,都成了极为用功的备考人员、应试人员,
而且很多人屡败屡考,终身应试。这就让社会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安全在文化气氛中。
第六,如此规模的考试,所出试题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个国家的
文化选择。科举考试越到后来越明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范围。这
一来,全国千千万万青年男子,也就为了做官而日夜诵读儒家经典,诵
读到滚瓜烂熟,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他们的初衷,只为个人前途,
但结果是,那些儒家经典受到无数年轻生命的接力负载,变得生气勃勃
。这可谓,经典滋养生命,生命滋养经典。后一种滋养,更是让经典永显青春血色,举世无双。
第七,这么多由诵读经典而终于为官的书生,有没有能力参加社会管理?
正巧,他们为了应试而天天诵读的,不是旷世玄学,不是古奥经文,不
是隐士秘籍,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拿着这些大
道理去做县令、太守,大致属于“专业对口”。于是,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相得益彰。
第八,科举考试并不看重天才勃发、奇思妙想,而总是安排刻板的格式
,后来甚至限定了“八股”模式。这会让李白这样的稀世天才难以进入
。但是,由于科举考试的目的只是为了选拔官员,而不是诗人,因此这
样的安排并无大错。官员将来要做什么?在多数情况下,也就是在刻板的
格式中规矩行事,有所创新也不失前后左右的基本关系。那么,科举考
试就是对行政模式的预示。李白不适合从事管理,因此不能以他的缺席来
非难科举。科举如果随兴而不刻板,那就长不了,结果也就无法辅佐中华文化走长路。
第九,科举考试总体上公平严格,却也会有一些作弊、造假,史称“科
场案”。由于这种案件直击吏治命脉和文化命脉,每次都酷刑严
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众由此明白:为官的入场券只是文化,
不能夹杂其他关系;而这种文化入场券却很难获得,因此要作弊、造
假;但是,文化上的作弊、造假,必然会付出生命代价。——这种系统认
知,极大地提升了文化对于官场伦理的奠基性价值,这在其他文明中看不到。……
仅此九端,已经足以说明科举制度的齐备和神奇了吧?已经足以说明它
对中华文化的长寿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吧?
确实,我环视全世界,没有发现还有哪一种体制,能像科举制度那样发挥如此全面、有效、
长续的文化守护功能。不必怀疑,它是中华文化长寿的归结之因。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用户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