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挣多少钱,才敢回家过年?

Contributor:134233 Type:简体中文 Date time:2020-01-10 03:10:21 Favorite:31 Score:0
返回上页 Report
请选择举报理由:




Collection Modify the typo
原创 末那大叔
“挣够多少钱,你才敢回家过年?”
扎心的话题下,有个网友回复:
“挣多少钱,我也不想回老家了。”
原因是:老家人没文化,大嗓门,总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在他的认知里,身份感和金钱、学问、地位挂钩;
那些“没什么文化”的老家人,已经不配与他聊天。
他或许忘了,他曾经也是老家人抱着哄大的;
他上大学、买房的钱,还是父母找老家人周转的;
他瞧不起的乡音,也是这几年才改掉的。
什么时候开始自居为城市人,嫌弃老家不好了?
北海爷爷常说:身份感太强的人,往往是格局不够。
他以为远离了老家,就能跟自己的出身一刀两断。
骨子里,其实是自卑到了极点。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黏着式认同”。
意思是有些人的判断力,是依附于别人的:
别人说大城市好,他们就跑到大城市生活;
别人说什么东西流行,他们就赶紧去模仿。
所以他们一直在复制别人的生活、期待被认可。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黏”在他们认为过得好的人身边。
而老家和老家的人呢?
则不属于他们价值体系中的“过得好”的人。
因此一到过年,他们就想要逃离。
可事实是这样吗?
我一个做投资的朋友@幺幺,是个特别要强的人:
大学抢图书馆座位,她比看门大爷去的还早;
跟别人掰手腕,宁愿掰断了也想赢。
行业竞争激烈,她踩着高跟鞋去挤课程,毫不怯懦。
可是一回老家,在老同学和亲戚面前,幺幺却像换了一个人。
真跟网上流传的段子一样:
一到过年,北上广的女白领们,都会变成:
“小芳、翠花、娟娟、秀儿……”
幺幺卸下红唇和高跟鞋,放下LV,穿着不带logo的衣服;
见了街坊邻居,说的也是老家话。
“大城市的骄傲,是错觉。
我姨夫是初中毕业,我研究生。
我忙得要死,30万的年薪;
抵不上他厂子,一个夏天的营收。”
老家的人,或许学历、见识、打扮,都不如你;
但未必就会多么羡慕你的生活。
回到老家,那些老亲戚们看你的眼光,其实和小时候一样。
你是大城市的王总也好,李经理也罢;
到了老家,就是谁谁谁家的儿子、侄子、孙子。
在乡音浓重的、你都快要忘记的“小名”里;
你可以轻易地找回,最初的自己。
老家才是你可以卸下身份感,无需伪装的地方。
《海上钢琴师》里有句台词: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
踏入城市的人,欲望是无穷的。
喝了雀巢,会想喝星巴克;
吃了麻辣烫,会想吃海底捞。
同龄人的收入水涨船高,你根本不敢停下;
同事又买了新包换了新车,你没法不羡慕。
有时候你觉得这个城市真好,什么都有;
有时候又觉得这里的一切,跟你都没什么关系。
老家则不一样了,可能什么都没有,却唯独有尽头。
这里的人,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幸福;
三餐顿顿有肉,吃饱穿暖,就很满意。
它不会像大城市似的,拿鞭子抽着你:不许停,往前跑!
而是会躬下身问你:累不累呀?歇歇吧。
它永远回得去,永远瞧得见;
永远是你走投无路时,最后的温柔乡。
以上这些,我并不是在说大城市不好。
也不是让大家都待在老家、安稳度日。
我的意思是:
过年了,你真的应该回老家看看。
那个把你养大的地方,没有那么不堪;
那些嘴里只有家长里短的亲戚,也没有那么讨厌。
我们总是在讨论,如何和老家人“对抗”;
如何回怼老家人的逼婚、催生和找工作话题。
我们嘴上叫嚣着:他们不懂!
实际上,我们又了解他们多少?
“人之于老家,如鸟窝之于老树。”
我们会对父母不耐烦,对老家嗤之以鼻;
不就是因为,你知道他们不会离开、就在那里。
倘若有一天你回到老家,发现旧房子拆了、老家没了、父母不在了。
你从前不想回的地方,如今再也回不去了。
你一定会后悔,当初没多看他们两眼,没留下一张照片。
我从3天前,在文末的留言区发起了“送你回家”的活动;
就是想提醒更多人:回家吧,别犹豫了。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做家乡。”
从此刻开始,别说以后,只说珍惜。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