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 按照世人的观念在这世界上生活是件容易

Contributor:游客211501809 Type:简体中文 Date time:2024-03-29 23:07:14 Favorite:13 Score:0
返回上页 Report
请选择举报理由:




Collection Modify the typo
“独处
按照世人的观念在这世界上生活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你自己的观念,离群索居也不难;
但若置身在世人之间,却能完美地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只有伟人才能办得到。
——爱默生”
Excerpt from
异想,天开:极富创造力的人做的10件与众不同的事
[美]斯科特·巴里·考夫曼,[美]卡罗琳·格雷瓜尔
This material may b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瑞典电影制作人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
来到瑞典北部偏远的法罗岛(Faro)上的一座茅屋里寻找宁静与平和。
他在那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工作、散步,有时在晚上招待客人。在他的日记里,
伯格曼描述了为了工作而隐居起来的需要以及独自面对内心的挑战。
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无处隐藏自己的想法。“在这里隐居时,我感到自己容纳了太多的人性,”他写道。
可能正是因为与自己的思想亲密相处,伯格曼得以完成了他最好的作品。
他接纳了拥有“太多人性”的感觉——所有人类具有的欣喜若狂且混乱的情绪、恐惧、痛苦和快乐,并将它”
“转化为伟大的电影艺术。伯格曼独自坐着,观察着自己完整的情绪系列,
摆在他面前的巨大挑战是将这些短暂的想法和感受变成电影。
创造行为通常是在独自反思时发生的。在我们对艺术家的描绘中,他们往往是孤独的人。
对隐居的作家和内向的艺术家的描绘源自有关创造力的一个重要事实:为了创作艺术,
我们必须找到与自己的心灵亲密相处的空间。
对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拥有“自己的空间”是基本需求。佐治亚·欧姬芙
(Georgia O’Keeffe)的自己的空间是新墨西哥州一个杳无人迹的农场,
她最爱那里安静的清晨,空气”
“清新,其他人还睡着……在写作《修正》(The Corrections)的4年里,
强纳森·法兰森(Jonathan Franzen)在位于哈莱姆区的工作室里找到了他需要的独处
空间。他会拉上窗帘,关上灯。诗人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非常珍视独处,
在马萨诸塞州艾摩斯特市她父母家的卧室里她写了18 000多首诗。据我所知,
迪金森很少离开家,常常通过关闭的前门和来访者交谈。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认为独处是作家的必需品。“要避免小集团、帮派、群体,
f”她在《卫报》(Guardian)的文章中写道,“一群人的存在不会使你的写作变得更好。”
史密斯继续写道,作家的工作”
“空间必须与他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隔开,她建议“保护你写作的时间和空间”。
萨默塞特·毛姆(Somerset Maugham)把作家的生活称为“孤独的生活”,
费德里柯·费里尼(Frederico Fellini)说作家的生活太孤独了,
以至于他选择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当我们想到伟大的文学天才时,
脑海里出现的景象很可能是衣冠不整、头发蓬乱的作家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伏案写作,
地上有一些被揉成团的纸。创造性的写作尤其是一件孤独的事,
它要求作家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和记忆中。此时作家几乎没有与人合作的空间,至少在较早的阶段是这样。”
“就隐居习惯来说,或许没有哪位作家比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更出名了。
1910年,在创作他的杰作《追忆似水年华》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时,普鲁斯特整日闭门不出。
在巴黎奥斯曼大道(Boulevard Haussmann)的公寓里,他白天睡觉,整晚工作。
英国历史学家乔恩·基尔(Jon Kear)认为普鲁斯特的环境不仅为他创造了写出杰作
的条件,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作品的内容。
普鲁斯特觉得巴黎活跃的社交生活有损于他早期的文学志向,因此决心过更孤独的生活
,“以此补偿光阴流逝的感觉”——当然光阴流逝正是《追忆似水年华》所思考的主题。”
“基尔对普鲁斯特的描述是,“生活在新巴黎的中心,他的卧室正对着巴黎最时尚的大道之一,
但百叶窗一直被严严实实地拉着……身处巴黎社交的中心,
但同时对它敬而远之……通过自己有意识创造的超脱……他完全属于这一切。”
普鲁斯特肯定知道,“既身在其中,又置身事外”的生活并不容易,
但这对创造力和个人都是有益的。与自己变得亲密能够产生意义、洞见,
甚至能获得心理健康。独处是自我发现和使情绪成熟的基本要素,
伴随着独处的反思能够给予我们最深刻的个人洞见和创造性洞见。
独处迫使我们思考自己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那些我们通常选择不去查看的部分。”
“独处但并不孤独
科学已经证实独自思考的时间确实滋养了创造性思维。独处的能力是成功创造者的共性,
他们能够摆脱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中令人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与他们自己重新连接起来。
但是独处并不只是为了避开令人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它还为头脑提供了反思、创造新联系和寻找意义所需的空间。
尽管很多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都过着相对孤独的生活,但
我们的文化依旧过分强调不断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因此独处被误解,
独处的价值也被贬低了。当然,在很多情况”
“下,有意义的合作对创造力也很重要,因为它能够将不同的观点汇集起来。
正如多产作家兼生物化学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在1959年一篇有关创造力本质的文章中所写,合作对产生创意很有帮助(
阿西莫夫说“一个人可能知道A,不知道B;另一个人可能知道B,不知道A”),但
创造行为需要我们找到独处的时间,
把速度放慢到足以听到我们自己的想法——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想法。为了完成创意工作,
艺术家需要某种程度的孤单,因为他们不断在头脑中加工观点或项目——
这些需要发展的空间。阿西莫夫在最早发表于2014年的文章中写道,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在头脑中把信息移来移去,即使”
“即使在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其他人的存在会抑制这种过程,因为创造是令人尴尬的。
你每想出一个好点子,就会伴随成百上千个愚蠢的主意,显然你不愿意把它们展示出来”。
有理由相信我们独处时脑子里想的东西就像我们与他人互动时所想的一样重要。
然而我们倾向于把独处的时间看成被浪费的时间,或者看成反社会人格或忧郁性格的征兆。
正如苏珊·凯恩在她的畅销书《安静》中所明确提出的,独处并不一定意味着孤独。
凯恩的书和她的安静革命组织引发了一场社会运动,
它将改变我们对安静时刻和安静人格的偏见。安静革命组织为内向者提供在线中心,倡导”
“在学校和职场为独处和创造力提供安全的空间。
独处的能力是情感成熟的标志。
独处的能力绝对不是消极人格特质或心理疾病的标志,
而是情感成熟和健康的心理发展的标志。唐纳德·伍兹·威尼科特(D. W. Winnicott)
把独处的能力称为“情感发展达到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无论你有多外向,
都应明白独处的能力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强并利用的“肌肉”,是促进创造过程的方法。
心理学家伊斯特·布霍兹(Ester Buchholz)把独处描述”
“为“有意义的独处时间”,认为它能够增加人际关系和创意工作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她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发表的文章这样写道,“对真正的、有
建设性的独处的需要已经彻底失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迷失了自己。”
独处的能力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强的“肌肉”。
“独处、幻想、沉思和私人时间能够提供不可估量的慰藉,”布霍兹强调,
“记住不只有爱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工作和创造力同样能促进健康。”
“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对于人类来说,独自工作、
培养个人兴趣和锻炼创造力的时间都是很必要的。我们靠自己培养起来的爱好和个人兴趣
,无论是研究历史,创作钢笔涂鸦,投资股票,演奏钢琴,还是搞园艺,
对塑造我们的人生意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寻求发现自己,
重塑自己的同一性,通过自己的创造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虽然艺术家的作品可能受到自身经历和与他人的互动的启发,但正是在独自反思时
,创意和洞见才得以形成并变得具体。正如歌德所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但灵感却只有在独处时才出现。”
“在充满令人分心的事物和各种要求的世界中,独处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家必须不断创造出心理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将自己与内在的想法、
梦想和记忆的源泉连接起来。在实践层面上,
始终聚焦于重要的创造性任务要求我们避免来自他人的干扰。
不仅艺术家和作家提到为了想出最好的点子需要独处,伟大的商业领袖们也这样说。
作为苹果电脑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他的书《
沃兹传》(iWoz)中解释道,独处的时间使得创新思维成为可能。
他对充满希望的创新者的建议是什么?——“独自工作”:”
“我认识的大多数创新者和工程师和我类似——他们腼腆害羞,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非常像艺术家。事实上,最好的创新者和工程师就是艺术家。艺术家独自工作时,在
企业环境之外工作时,效果最好。当他们能够控制一项发明的设计,
而不是和很多人一起为了营销或其他承诺来进行设计时,工作成果最好。
如果你曾尝试在开放式办公室里完成创意工作,你可能会同意上面这种说法。
研究显示为了产生有趣的新观点,富有创造力的人经常需要独处,
然后通过合作把这些创意转化为合乎逻辑的概念或产品。”
“独处中的大脑
神经学家在实验室里发现了艺术家凭经验获得的知识:与注意力聚焦于外部相比,独处,
即注意力向内聚焦于反思会调用不同的大脑网络。
当我们的思维焦点被导向外部世界时(比如注意力集中在演讲上,
或在高速路上开车时保持高度警觉),执行注意力网络通常以与想象网络相反的方式工作:
其中一个网络被激活,另一个网络便被抑制。这就是为什么当注意力完全聚焦于外部时,
我们想不出最棒的创意。
但是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不需要保持高度警觉。正如前文提”
“提到的,执行注意力网络能够灵活地把注意力焦点从外部事件转移到内在体验。
正是在内心进行反思时,执行注意力网络脱离了背侧注意网络,与想象网络进行交流。
虽然在聚焦于外部世界时,背侧注意网络和想象网络通常不一致,但对创造力来说,
它们可以很好地互补,提升其中一个的功能便能提升另一个的功能。事实上,
大脑开关网络在各网络间转换的能力关系到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这是认知控制、自我调节
、情绪调节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甚至能带来最了不起的洞见。
但是我们通常不给自己很多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内心反思——我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分散或索取我们注意力”
“注意力的事物,此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几乎没有给这种看似毫无成效的活动留下时间。
如果要构想出创意工作所需的洞见,我们的头脑必须有安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
当我们独自进行思考时,大脑能够加工信息,使记忆变得明晰,创建联系,
重新建立认同感,构建自我意识,从经历中创造意义,甚至指引道德判断。
当我们一个人放松、做着白日梦时,或者只是不理会周围环境时,
大脑的想象网络便会被激活,这会给予我们一种内在的焦点,透过这副眼镜我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看得更清楚。
研究社会情绪和自我意识的神经学家玛丽·海伦·爱莫迪诺—杨
(Mary Helen Immordino-Yang)说,想象”
“网络中最重要的过程对“活跃的、聚焦于内部的心理加工至关重要”。
激活想象网络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她所称的“有建设性的内部思考”。
它是深层内部聚焦的一种形式——许多艺术家和哲学家把这种紧张的思考状态描述为
他们最新颖的创意诞生的先决条件。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新信息,在
复杂的思想之间建立起富有创造力的联系。独处能够促进这种思考
,它通常发生在注意力没有放在环境中任何事物上的时候。因此当我们的头脑在放松——
从事这种内在加工,身体却在从事一些日常的或习惯性的任务——比如淋浴或洗盘子时,
常常会产生富有创造力的联系。”
“通过反思所形成的心理投射能力与创造力紧密相关。
观点采择和想象会调用大脑中重叠的结构,会用到类似的能力。
有建设性的内部思考还有助于我们调和记忆、当前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梦想。
达夫娜·欧伊瑟曼(Daphna Oyserman)和同事所做的研究发现,
聚焦于将当前学校环境与对未来自我的想象相联系起来的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提高他们的标准化测试分数,能够改善出勤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学生与学校的联系变得更紧密,对自己的学业表现也更加关心。
独处与寻求真理”
“独处与创造力具有漫长而传奇的历史。从古代起,
独居生活便被看成能否释放出头脑最大的创造潜能、智力潜能和灵性潜能的关键。
古希腊的哲学家赞美独处是心灵追求,乃至美好人生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独自沉思是“人类最崇高的善行”,
只有在没有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和其他人的影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尽管亚里士多德赞美从事政治、参与民主的积极生活的长处,但
他把哲学思考的生活也看成活跃的生活,尽管是独自活跃,它被导向追求真理的最崇高的善行。
几个世纪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兼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推广了这个理念,即独处是在智慧上脱颖而出,
获得独特观点和独立自主感的方法(正如我们将在第10章中探讨的,
蒙田的观点预见到愿意藐视众人是获得创造性成就的征兆)。他在有关独处的文章中写道,
“在人群中,感染和蔓延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培养自己的内在智慧,避免人云亦云,蒙田认为我们必须自己奋斗,
感受独处的风险和收获。他写道,“为别人我们已经活得够多了,
让我们至少把一小部分余生留给自己。现在让我们把我们的想法与意图还给我们自己
,还给我们的放松和休息……对一个人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知道他是他自己的。”
“存在主义思想家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古人的启发(他们回归到这种独处的传统上),
这既体现在他们的哲学内容中,也体现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普鲁斯特把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尼采和叔本华(Schopenhauer)称为
“孤独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哲学上延续了孤独自我的传统。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也在德国群山中一个偏远的小木屋里探求人生最重要问题的答案,
他在孤独的反思中度过了颇有收获的日子,写出了他的巨著《存在与时间》
(Being and Time)。海德格尔离开德国弗莱堡大学(他在那里做教授,后来做校长”
“来到他家位于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全身心地解答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为他一生的著作指引了方向。这个问题是“什么是存在”,
问题的答案被写进了《存在与时间》这本著作。它具有全面的广度和深度,
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欧洲哲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存在与时间》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海德格尔的其他几本哲学著作都是在山间小屋和农舍附近的
出租房中完成的。山间小屋被海德格尔称为“die Hütte”或“hut”,
是他妻子艾弗里德(Elfride)为了让丈夫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工作而修建的。
海德格尔说在那里,他感到被送入了《存在与时间》一书本身的节奏中。
哲学家埃里克·肖恩·纳尔逊(Eric Sean Nelson)为”
“海德格尔做出了这样的解释,“独处不是逃避世界,而是与世界相遇。”在寂静中,
最终我们能听到周围的世界。这个理念不仅强有力地影响了哲学家自己的创造习惯,
也影响了他对真实性的看法——以此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独处,即使在人群中也能保持的独处。
当然,独处也是直接与更伟大的事物建立联系的一种方法——感受到神秘的一体感,
感受到与上帝或大自然完全结合在一起的感觉。1845年,亨利·大卫·梭罗抛弃社会的束缚,
出发前往瓦尔登湖,写出了迄今为止可能最著名的有关独处、
有关与大自然和谐一致地生活的文章。在《瓦尔登湖》(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中,梭罗把其他人的陪伴说成是“令人厌烦和耗散性的”。相比起来,
独处是“有益健康的”,非常令人愉快。他写道,“我喜欢独处,
从来不觉得同伴像独处一样适合做我的朋友。”梭罗在相对孤独中生活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一些最优秀的作品。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 H. Lawrence)受到梭罗的很大影响,同样寻求独处时间,
试图不仅与个体自我,而且与宇宙自我建立起联系。正如劳伦斯所写,“独自一人
,感受有生命的宇宙在轻柔地摇动。”
正如你看到的,许多最深刻的创造经历和灵性体验发生在内部,此时”
“我们给自己时间,让自己摆脱其他人,将注意力转向内心。法国佛教僧侣、畅销书作家、
摄影师兼博爱主义者马修·李卡德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
把独处既作为一种灵性修行,也作为一种创造力的练习。李卡德说在独自散步时,他
让各种想法漂浮在思维的表面,“不试图干扰它们的四处漂流。”最后,
其中一个想法会变得明确而具体,思绪停止漂流并说道“啊哈”。
他描述了在大自然中独处时所感受到的与生命之流的联系:
在纯净完美的大自然中独处,每时每刻都像黄金一样非常有价值,
它使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终极本质。外界的寂静打开了内心宁静的大门。然后当下时刻”
“时刻的清新用美好的品性滋养我们的心灵。当寂静笼罩时,
我们的心灵可以轻易地在周围的空间里延伸,融化在其中。外在空间与内在空间好像是一体的。
独处一段时间后,这些思考者在某个时刻会感到迫切需要返回社会,
把他们的经历讲给其他人。正如我们看到的,
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平衡聚焦于自我和聚焦于他人,向内和向外,深刻的反思与积极的行动。
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恰当地进行转换的能力是艺术家最大的优势,
正如英国精神病医生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 Storr)所说,
艺术作品的目的就是“用想象的温暖色调来渲染外部世界”
“世界”。在独处所带来的深刻的灵性与思考中,
艺术家能够发掘出深藏的潜意识创造力和本能智慧,然后将这些深刻的见解带到意识中,
写在纸上或画在画布上。”
“直觉
直觉性思维是神圣的天赋,理性思维是忠实的仆人。我们创造了一个给仆人以荣耀,
却忘记了天赋的社会。
——爱因斯坦
“奇怪的预感”
“虽然已经过了5年,但年轻的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仍
禁不住想起他在实验室里合成的一种看似没有用处的化合物。
霍夫曼一直在尝试离析出一种化合物,它被认为可能具有刺激循环和呼吸的性质,
因此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霍夫曼就职于一家瑞士化学公司,这
位32岁的科学家接受的任务是用生长在黑麦上的一种有毒的真菌——
麦角菌合成25种化合物,这种真菌已被民间医学运用了几个世纪,
尤其是产婆和炼金术士。人们相信真菌中的活性物质(很小的剂量)可以用于医药。
霍夫曼将麦角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麦角酸与其他材料混合,以此”
“此作为一些化学反应的基础,希望找到有用的化合物。
他用麦角酸合成了整整25种化合物,但没有发现他要找的东西。不
过第25种组合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麦角酸与氨的衍生物二乙胺的反应,
最终产生了化合物LSD-25。尽管这种化合物看起来很普通,但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种物质唯一不同的性质是当对动物进行测试时,它们会变得有点容易激动——
这个效果被认为不重要。
霍夫曼继续进行研究,他对麦角酸的研究不断为一些重要的药品提供信息。
但是他无法摆脱奇怪的感觉,那就是25号化合物可能具有他当时无法确定的性质。5年后,
在这个令人”
“人不得安宁的念头的驱使下,霍夫曼再次合成了这种化合物。
“我没法忘记那个挺无趣的LSD-25,”他在1980年的回忆录中写道,“奇怪的预感……
引诱着我,第一次进行合成的5年后,我再次制作LSD-25,
这样它的样本可以被送到药理部接受进一步的测试。”
这是非常奇怪的要求。实验室的标准做法是实验物质一旦被认为不具有药理上的重要性,
就会被从研究项目中剔除,永远不会被再次研究。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已经被记入了迷幻剂历史。在对LSD-25进行结晶化的最后阶段,
微量的这种物质落在”
“霍夫曼的手上,使他感到有点不舒服,回家就病了。这种奇怪的反应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促进他开始对自己进行实验。1941年4月19日,霍夫曼摄入“极小剂量”的LSD-25,
然后骑自行车从实验室回家,体验第一次麦角酸之旅
(那天被LSD粉丝们称为“自行车日”)。鲜明的色彩、轮廓清晰的图案、高深莫测的思想、
愉悦感以及与宇宙的联系让霍夫曼难以招架,无所适从。
那天他所感受到的意识状态的巨大改变与之前的任何感觉都不相似,除了无法解释的、
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神秘体验。小时候当他在瑞士群山中徒步旅行时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他写道,“这次对自己做的实验显示LSD-25是一种影响精神状态的”
“物质,它具有非同寻常的性质和效力……据我所知,
没有任何已知的物质能以如此低的剂量引发如此深刻的精神影响,
它导致人类意识以及对内在、外在世界的体验的显著改变。”
如今迷幻剂的发现常被称为现代科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意外”之一,
但是这个发现远非幸运的意外事件。后来霍夫曼引用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
(Louis Pasteur)的话说,“在科学观察领域,幸运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我们通常把智力,尤其是科学方面的智力看成一个人进行审慎的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也就是可以通过智商测试进行测量的能力。但是霍夫曼的”
“发现体现了一种非常不同且常常被低估了价值的智力的作用,即无意识思维的力量。
经过多年合成化合物,霍夫曼形成了深层的知识仓库,
他的大脑变得对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高度敏感。
即使当理性的(惯例化的)思维告诉他新的化合物没有价值时
,另一部分思维告诉他应该予以更密切的关注,结果他是对的。
霍夫曼的这个近乎超自然直觉的故事在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并不罕见。
回想自己最重大的突破时,很多发明家说难以捉摸的解决方法在灵光一闪中出现,
而艺术家说他们最好的创意好像是凭空出现的。
潜意识思维是我们日常做出的很多决定背后的支配力量,有些决定很平凡(比如早饭吃什么”
“有些决定会产生较大影响(比如是否辞职)。
直觉和内在的觉知是推动我们采取行动或带来观点突然改变的无意识动力,
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引导力量。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肯定属于这种情况,
当他从大学辍学,在印度旅行时,开始探索无意识思维的力量。
后来乔布斯甚至认为直觉“比智力更强大”。在2011年给《纽约时报》写的一篇文章中,
他的传记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把直觉描述为这位苹果创始人的天赋的核心:
他想象力的跳跃具有直觉性,出人意料,有时是神秘的。激发”
“它们的是直觉,而不是严谨的分析。受到禅宗佛教的训练后,
乔布斯对经验性智慧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实证分析的重视。他不研究数据,
也不对数字进行计算,而是像一个探路者,闻一闻风就能知道前面有什么。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把创造力描述成一种受到启发的神秘过程的结果,
它来自高于自我的某处。“我不知不觉中获得的想法比我自己的想法更让我感兴趣,
”毕加索说,为了让灵感从画笔中流淌出来,他不得不停止思考,就那么开始画。
很多作家也说,为了写出最好的作品,他们必须进入更深层的思维状态”
“超越日常的想法和情绪。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 M. Forster)说,
作家在灵感的魔咒中进入了像梦境一样的状态。“他放松下来,
好像有一个进入他潜意识的水桶,在汲取他平时触碰不到的东西。他
将这东西与通常的体验混合起来,从这混合物中创作出艺术作品。”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也认为潜意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说他会把好创意投入潜意识思考的深井中,希望“埋藏的宝藏会被发现”。
《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的作者雷·布莱伯利(Ray Bradbury)
甚至坚持认为作家应该避免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担心这样会妨碍他们的直觉。
布莱伯利说大学不适合”
“作家,因为学习对事情进行纯理性的探讨会导致用推理和分析压垮直觉性思维。
在这位作家打字机的上方有个放了25年的牌子,上面写着“不要思考”。
正如1974年布莱伯利在一次采访中解释的,“智力对创造力来说是个巨大的危险……
因为你开始对事情进行合理化,开始编造理由,而不是保持你自己的基本事实——你是谁,
你是什么,你想成为什么。”
创造性的潜意识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的紧张关系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
他们认为存在9种缪斯女神,她们保护艺术,为凡人艺术家提供创意灵感。
当灵感产生时,它不是来自艺术家自己的头脑,而是缪斯女神的礼物。
创造性灵感既不是理性”
“理性的,也不是具体的,那么负责产生想法的人类头脑怎么可能不是自己想出它们的呢?
从本质上看,一个人怎么能凭空创造出事物?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伊安篇》(Ion)
中解释说,“史诗诗人非常擅长写史诗,但永远不是大师,他们只是受到了启发和控制。”
罗马人也曾纠结于创造灵感来自哪里的问题,他们的结论是它不可能来自头脑本身。
正如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在关于创意天才的TED[1]
演讲中所指出的,古罗马人相信人不可能是天才,相反,人可以拥有天赋,
这是一种变幻莫测、脱离实体的创造精灵,它可以随意地来去。“天赋是这种有魔力”
“魔力的神圣实体,人们相信它存在于艺术家工作室的墙里面,有点像多比家养的小精灵……
人看不见它,它会出来协助艺术家的工作,影响工作的成果。”她说。
直到浪漫主义时期,创造灵感依然是个谜,当时的英国文学评论家威廉·哈兹里特
(William Hazlitt)声称从定义上讲,天赋会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
“那些创作出不朽作品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到,
最伟大的力量在无形中发挥着作用。”他在一篇关于天赋的文章中写道。
他认为只有当艺术家偏离“思维的自然倾向”时,他们才开始感觉到自己缺乏能力,
才能体会到障碍。”
“正如哈兹里特所说的,洞见通常出现在理性思维安静下来时,至少是暂时安静下来时,
而且通常是不知不觉的(我们让自己对比较微妙的潜意识思维过程开放)。
希腊哲学家兼数学家阿基米德放松地躺在浴缸里时,突然发现了计算体积的方法,
这个问题曾困扰了他很长时间。这就是最早的“找到了”时刻。毫无征兆地,
他突然意识到该如何计算三维物体的体积。然后故事是这样的,他
赤裸着身体狂喜地在街道上奔跑,大喊“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的直觉有高水平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这类直觉还引发了一些著名的洞见,
比如霍夫曼发现了LSD-25,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正如巴斯德所说,在科学观察领域,幸运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直觉容易被忽视,有时被视为不够科学(因为它与超自然和新时代存在联系)
,但它的力量是真实的。对于它在大脑中的体现以及如何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我们开始有了更好的了解。美国军方甚至在研究潜意识思维的作用,这
能够帮助军队在战斗时做出快速判断,最终挽救生命。
现在我们知道直觉是一种思维形式,但它不同于我们进行有意识、
需要付出努力的思考时所使用的认知模式。直觉来自无意识或自发的信息加工系统,对于我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
“中进行思考、推理、创造和表现,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30年来,
认知科学家在解释潜意识思维的力量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动力心理学家认为潜意识是被压抑且通常不被社会认可的观念、
愿望和欲望的源头。这个潜意识的概念逐渐演变成了潜意识具有很多适应功能。
对潜意识的认可和研究引发了人类认知的双重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存在两种基本的信息加工模式,它们不断相互作用,帮助我们思考、推理和创造。
两种思维的故事”
“对双重加工理论的研究显示,我们拥有一种快速而自动的思维,还有一种受到控制的、
审慎的思维。你可能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有关直觉判断如何导致我们做出错误决策的研究。
在卡尼曼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Thinking,Fast and Slow)中,
他评述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当我们快速而自动的“系统1”没有得到“系统2”的理性思考
的核查时,便容易发生认知错觉或错误。
近年来,研究者更喜欢认为它们是不同的过程,而不是系统,并且超越了判断和决策,
开始研究各种过程对社会认知和创造力的重要性。类型1过程包括若干心智结构和状态”
“它们能在我们意识不到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类型1过程独立于来自意识思维的输入,它驱使我们采取行动,
但通常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进行。用哈兹里特的话说这就是“无形中发挥作用的”系统。
就像毕加索和布莱伯利,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把自己的创意说成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思维模式的
产物。他们所描述的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的、自发的类型1思维,其中包括推动创造力的过程,
比如直觉、情绪、内隐学习、被降低的潜在抑制、认知捷径(即心理学家所说的启发法)、
基于之前经验的自动联想以及进化而来的本能。”
“相反,类型2过程需要付出努力,是受到控制的,
它们在被大多数人视为智力成果的技能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比如反思、理性思维、
隐喻思维、类比思维、因果推理、现实监控(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元认知
(反思某人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及执行功能。
研究者对潜意识信息加工中的独特差异没有予以很多关注,在更重视理性和分析,
不太重视直觉、情感和想象的社会里,这并不令人吃惊。但是最近几十年,
对类型1加工的潜在适应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
研究者提出大脑的隐性信息加工系统事实上非常聪明。
无意识的过程确实比有意识思维系统更快速,结构上也更复杂。”
“斯科特在2009年提出的智力双重加工理论认为,
受控过程和自发过程的层级共同发挥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所有的智力行为。
在意识的背景中,自发的类型1过程帮助我们将信息同化到我们现有的知识结构中,
以识别复杂的模式。这就是在获得了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
相应的无意识加工和敏锐性便会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我们越了解某事物,就越能自动地、
隐性地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此外,内隐学习,一种重要的类型1过程,通常是产生创意灵感和洞见的催化剂。
神经学家杰弗瑞·霍金斯(Jeffrey Hawkins)发现,当面对新问题时,
我们会唤起对类似情境的记忆”
“用这些记忆进行类比,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在记忆与预测之间建立的联系越抽象,
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越娴熟、越复杂。正如你可以想象到的,
抽象而广泛的联系有助于孕育出新颖独特的创意。当
我们的模式识别系统用不同寻常的类比建立起非常规的联系时,
我们便想出了更新颖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受控过程和自发过程都很有价值,但它们的价值体现在创意过程的不同时期。
在产生创意的阶段,即当我们想出新创意时,自发过程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在创造性认知的探索阶段,我们用有意识的理性思维探索、尝试我们想出来的创意,
发现它们的用处;当刚一遇到创意问题时,我们”
“倾向于放松、分散注意力;当需要我们想出如何让这些创意发挥效力时,我们会有意识地重新集中注意力。
如果太倚重直觉,你有可能落入某些认知陷阱。在“看不见的大猩猩”
(The Invisible Gorilla)中,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夫·查布利
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
他们因为不同寻常的研究而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奖)指出好的决策既需要自动的
思维模式,也需要深思熟虑的思维模式,还需要在两者之间灵活转化的能力
。查布利斯和西蒙斯总结道:“我们认为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在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相信
你的直觉,什么时候”
“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努力把事情彻底想清楚。”
在这些思维方式之间找到平衡对在任何创意领域中达到精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整合源自深层理性中心的直觉,精通者能够获得对世界更全面的观点,
窥视到生活更深刻的侧面。“当我们将直觉与理性过程相融合时,
我们的思维便扩展到了潜能的外部界限,并能够看穿生命本身的秘密核心。”
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在他的书《精通》(Mastery)中写道。
创意过程通常是分析性加工与潜意识加工之间的微妙舞蹈的例证。以19世纪法国数学家昂利·庞加莱”
“(Henri Poincaré)为例,他说当他的注意力被引导到别处,
没有在有意识地思考数字问题时,问题的答案突然出现了。
他相信这些创意灵感的突然出现部分源自潜意识的思考。他说顿悟出现时的特点是简洁、
突然,而且具有立即的确定性。
庞加莱曾描述过这样的经历,他对某个数学问题深思熟虑了数周,
后来决定暂时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来一次短期的户外旅行。他写道,
“当我把脚放在台阶上时,想法出现了,尽管我之前的思考似乎没有让我对它有所准备……我
没有进行验证……但立马觉得绝对没错。”
“这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在创意过程中,我们如何在不同思维模式间转换。
但是庞加莱同样预言性地描述了如今我们对突然领悟的认识。
灵光一闪
“顿悟就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的意外改变,”决策专家加里·克莱恩(Gary Klein)
在2013年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说,“它来得毫无征兆。它不是我们认为会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它那么出人意料。它让人感觉它是一份礼物,事实上它确实是。”
“科学家通过顿悟,突破性地揭示了宇宙的本质,或者至少是星系的本质。
一天晚上天文学家威廉·威尔逊·摩根(William Wilson Morgan)仰望天空,
漫不经心地观察着星星的组织构成,在“一闪而过的灵感……突发的创造性直觉”
中他发现了银河的螺旋结构。这是一个突破,后来他用数据和计算证实了这个观点,
这个新知识成为理解我们在宇宙中位置的基础。
顿悟就像来自潜意识思维的礼物,这意味着不需要枯坐在闪烁的光标前,
绞尽脑汁地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的潜意识加工系统已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就像认知神经学家约翰·库尼奥斯(John Kounios)和马克·比”
“曼(Mark Beeman)所说,顿悟让人感觉突然,
但顿悟出现之前一般伴随大量的潜意识心智活动。
想一想当答案进入有意识觉知的“边缘”的感觉,有
意识觉知的“边缘”是有意识感知与直觉思维的交叉路口
。此时对星星的观察触发了你的直觉,你突然认识到了星系的基本结构。
这些启发从潜意识的深处冒到意识的表面。研究显示当接近答案时,
它的“温暖”感会保持在相当稳定的低层次上,然后在顿悟时刻迅速上升。
虽然我们在学校接受的大多数测试,比如学业的标准化测试和智商测试,
主要是分析性的,但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需要富有洞察力的思维过程。
心理学领域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把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称为“睿智”。与之类似,爱因斯坦评论道,“
提出问题通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近年来,心理学家开始懂得如何区分好的分析性问题解决者和好的顿悟性问题解决者。
顿悟性问题解决的关键似乎在于能够驾驭直觉过程与分析过程的混合,能够灵活地在它们之间转换。
思考一下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科林·德阳(Colin DeYoung)和同事所做的研究,
他们调查了各种认知能力与充满顿悟性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以下是他们给被试提出的问题的一个例子:”
“有一个古老的发明,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仍在使用,它可以让人透过墙壁看东西。这个发明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75%的被试答出了正确答案“窗户”)。现在试试这个问题:
一个小男孩关掉卧室的灯,而且在房间变黑之前上了床。如果床距离开关和灯泡10英尺,
他没有使用电线、绳子或其他巧妙的装置来关灯,他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不好解答,不要担心,研究中只有30%的被试给出了正确答案(
剧透:正确答案是当时还是白天)。研究者通过词汇和工作记忆测试测量了聚合思维,
通过让被试回答诸如“假设世界上的人生来每只手有6根手指,而不是5根,
列出你所能想到的影响或后果”这样的问题,测量了发散思维。
然后,他们让被试描述他们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一系列扑克牌,
测试他们“打破框架”的能力。看了一些卡片后,被试碰到一张异常牌——黑桃4。
面对这张异常牌,很多被试无法打破他们对问题的构想
(他们执着地认为自己的任务是识别出正常的牌),因此很多人尝试保持牌的颜色”
“颜色或形状,把那张牌说成是“方片4”或“红桃4”。一位被试非常固执,
多次对异常牌做出不准确的描述,之后他宣布:“它看起来像黑桃4,但这不可能!”
擅长解决顿悟性问题的人在词汇、工作记忆、想象和打破框架方面具有更高的能力。
但是与解决分析性问题相比(主要需要数学和逻辑分析),
顿悟性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在不同的发散性思维任务间进行灵活转换的能力和打破异常牌
任务中的框架的能力。这些发现与其他一些研究是一致的,
这些研究显示顿悟性问题的解决不只利用了知识和记忆,
而且要求有打破习惯性框架的能力,有转换视角或思维策略的能力。”
“库尼奥斯和比曼研究了大脑产生“啊哈”时刻的方式,他们的研究证明了顿悟如何突破了
思维障碍或思维僵局。他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大脑成像技术和脑电波,
以确定顿悟发生在大脑中的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的以及如何发生的。
为了捕捉顿悟过程,他们对被试进行了远距离联想测试(RAT),
这个测试的基础是萨尔诺夫·麦德尼克(Sarnoff Mednick)很有创意的创造力联想理论。
在测试中,被试必须找到一个词,将3个看似无关的词(比如鱼、地雷、匆忙)联系起来。
为了在测试中表现良好,被试要进行概念重构,因为找到答案的过程不是显而易见的。研究显示富有”
“富有创造力的人能更好地找到那些模糊、细微、不那么明显的联系。
库尼奥斯和比曼发现不同的脑区在顿悟过程的不同阶段会变得活跃起来。在
解决问题之前,当头脑处于休息状态时,富有洞察力的人会把注意力更多地聚焦于外部
(表现为视觉皮质更活跃),这与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人天生是敏锐的观察者的观点相
一致(见第7章)。一旦被告知要解决一个顿悟性问题,
这些富有洞察力的人便会转换思维模式,
他们的对反思和心智灵活性很重要的脑区的活性会增加。
这说明当富有洞察力的人解决顿悟性问题时,
他们的大脑开始准备将注意力转向来自潜意识思维的有可能正确但非显而易见的答案。”
“当头脑为顿悟做好准备后,在真正的灵光闪现之前,大脑中会发生一些变化。就
在顿悟时刻到来之前,视觉输入会短暂降低——当人们把外部世界拒之门外时,
视觉皮质的活动几乎会停止,思维则在寻求离有意识觉知近在咫尺的潜意识答案。
在顿悟发生时,也就是被试意识到远距离联想测试问题的答案时,
研究者发现右脑颞叶前区的神经活性会急剧提升。根据库尼奥斯和比曼的观点,
右脑的这个区域“促使词汇关系或语义关系很远的信息发生整合,
使得问题解决者能够看到之前扑朔迷离的联系”。
想一想这种情况:有时你非常接近答案,在努力寻找它时你甚至会眯起眼睛。暂时关闭视觉皮质可以将思维”
“思维的焦点转向内部即将来临的答案,这样做能够减少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在答案最终出现在头脑中时提高它的“响度”。与加工外部世界有关的脑区此时会变暗,
然后意识中突然出现一闪的灵感。
右脑的颞叶前区似乎有利于顿悟的产生,而左脑的颞叶前区有时似乎会妨碍顿悟。
有些左侧大脑颞叶前区患有痴呆的人会突然表现出之前从未显现出来的创造力以及艺术
方面的兴趣和技能,这可能是因为痴呆使他们收藏起一些基于语言的、有意识的概念性知识,
这些知识曾一直让他们的潜意识能力处于休眠状态。
另一项研究发现专家学者的非语言的超常能力,比如音乐能力、艺术能力、日历”
“计算能力、速算能力、机械能力和视觉空间能力,
通常与左侧大脑颞叶前区的功能障碍有关。
由于很多这类专家学者的智商分数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这进一步证明潜意识思维独立于有意识的推理,并具有惊人的能力。
激发顿悟
库尼奥斯和比曼指出,在趣闻轶事中很多艺术家和科学家提到在顿悟后情绪会变得非常
强烈,包括“对领悟的内容或方式感到万分惊喜”。爱因斯坦把领悟到广义相对论称为“
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曾说,“真”
“真奇怪,创造性力量居然一下子让整个宇宙井然有序。”相反,分析性的答案不会伴随积极情绪的突然迸发。
那么顿悟时刻之前又如何呢?传统的观点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你的注意力,
增加你体验到顿悟的可能性。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有些研究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情绪的效价(积极情绪或者消极情绪),而是情绪的强度。
情绪强度低会导致注意力范围扩大(寻找可能的目标),
情绪强度高会促使注意力聚焦于感兴趣的目标(无论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因此如果我们想激发深层的顿悟,只是让人们保持积极情绪是不可能成功的。”
“确实,最新的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相混合有助于促进创造力。在
令人愉快的《阴暗面里的阳光》(The Upside of Your Dark Side)一书中,
陶德·卡什丹(Todd Kashdan)和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
Robert Biswas-Diener)证明了做“完整自我”对取得最大成功和成就的益处。
一项创造力领域的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与
那些只是体验到强烈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的人相比,
同时体验到强烈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人在创造力潜能测试中的得分更高。
此外,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
克里斯蒂娜·方(Christina Fong)所做的研究显示“矛盾情绪”——同时感受到积极情绪”
“和消极情绪,会增加对不同寻常的联想的敏感性,这是有利于产生顿悟的注意力状态。
方采用了获得晋升的例子——升职会让你感到激动,但这是一种苦乐参半的感觉,
因为你会想念朋友和同事。她发现体验到矛盾情绪的人对不寻常的联系会变得更敏感,
因为他们更有可能认为他们的环境是不同寻常的。
这项研究与出乎意料的环境对创造力的重要性的结论是一致的(见第6章),
它还说明富有创造力的人不仅有杂乱的心理,而且有杂乱的情绪。
这可能就是有些患有双相障碍的人(包含躁狂和抑郁状态)具有更高的创造力的原因。
虽然对于这种可能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而且双相障碍”
“不应该被浪漫化,但很明确的一点是强烈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会带来富有创造力的顿悟。
激发顿悟的另一种方法是刺激大脑。在一系列有趣的研究中,
神经学家查看了大脑刺激对顿悟性问题解决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
澳大利亚神经学家艾伦·斯奈德(Allan Snyder)和同事让被试解答“9个点”问题,
这个问题常被称为“不可能的问题”。你自己来试着解一解:”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很难,你并不孤单:根据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
这个问题的解答率为0%。斯奈德和他的同事让28名被试解答这个问题,在大脑刺激之前,
如预期的那样,没人能答对。
然后研究者用经颅直流电刺激降低左脑颞叶前区的皮质兴奋性,同时增加右脑颞叶前区的兴奋性。研究者”
“研究者的想法是左脑颞叶前区中语言的主导性降低后,
右脑颞叶前区便能更好地整合远距离的关系和观点。经过10分钟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后
,超过40%的被试得出了正确答案。作为控制条件,他们把电极放在另外11名被试的头上,
但30秒钟后关掉了电流。这些被试中没人答出这个问题。
根据在8个月里他们从实验室收集的结果,他们估计碰巧找到答案的可能性不足十亿分之一。
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大脑刺激降低了左脑的控制,增加了右脑颞叶前区的活力
。大脑刺激促进了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降低了以强加的严格边界来看待事物的倾向。”
“其中一名被试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因为他10岁时遭受过头部创伤。
然而直到测试阶段他才告诉实验者他曾受过伤。尽管他不能参加这项研究,
但依然表达了对解答这个不可能的问题的兴趣。令人吃惊的是,
他不仅轻松解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解出了实验者提出的其他困难的顿悟性问题
。研究者感到很困惑,试图发现这个人怎么能解答出其他人似乎解答不出来的问题(
除非他们自己出现了“啊哈”时刻)。研究者让这位被试把11年前的医疗报告寄给他们。
当看到神经科医生的报告显示这位被试左侧颞骨骨折导致左脑遭受多处损伤时,研究者们无比惊讶。”
“正如你看到的,顿悟性问题解决无法归结为任何单一的思维方式。相反,
它利用了一系列思维过程。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叉点,最了不起的顿悟产生了。
创意顿悟:一万多个小时
创造力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它不仅要求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当然,专业技能和知识对创意过程很重要,它能够增加直觉的准确性
。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证明花很多小时认真练习某项技艺,即从反馈”
“中不断学习,努力超越自己的极限,会导致形成新的大脑结构,这有助于更快地加工信息,
一次在大脑中保存更多的新信息,而且能使我们可以更轻松、流畅地进行领域内的推理。
当建立起牢固的知识基础后,我们本质上在运作一个联系繁密的网络,它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获取信息。
随着埃里克森关于专业技能的理论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们普遍认为在很多领域,
从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舞蹈家到赛跑者,新手与大师最重要的差别在于有意的练习。
然而运用专家表现的架构来理解创意天才存在几个问题。首先”
“心理学家已经提出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的最佳体现是“倒U形”曲线:有
一些知识是有益的,但太多知识会损害灵活性。
而且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最有创意的贡献往往出现在他达到领域知识顶峰之前。
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创意写作,存在最佳的受正式学校教育的数量,
超过这个数量后创作出杰作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
可以明确的是,一万小时不是标准,而是平均值。
对于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掌握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所需的知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
,而且练习的质量比练习的数量更重要。最近对关于”
“专家表现的大量研究进行的综述显示单纯的有意练习的数量并不足以解释专家表现上的
大部分差异。与创造力特别相关的是,相对于不太可预测的活动
(比如应对航空紧急事件),有意练习对可预测性强的活动(比如跑步)的影响更大。
创意天才不仅仅是专家。他们不只是变得越来越擅长自己所做的事。
我们比较容易想象一位象棋选手如何经过多年的练习最终成为高水平的棋手,
但不清楚小说家、作曲家或画家如何仅仅通过练习而获得了伟大的创意。就性质而言,
创造力领域是复杂的,而且在不断变化。”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ot degree:
Difficulty:
quality:
Descripti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heat,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automatic certifi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article will be involved in typing!

This paper typing ranking TOP20

登录后可见